新利体育现代设计多强调抽象几何形体设计风格在于突出设计的简洁美观,以直观视觉感受吸引观众目光,达到加深印象的效果。然而,简洁的图形容易形成视觉雷同感,造成对品牌的分辨模糊和传达错误的品牌信息。这就意味着单一的平面设计的感官视觉已经不足以满足现今复杂的读图时代人们对品牌视觉分辨的需求。动态标志千变万化的灵“动”的特色,能够在同样的时间下的二维空间世界里更具吸引力和注目性。标志的形态更加多维化和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动态化亦成为标志设计未来的重要趋势。
“动”意味着变化、不确定,也意味着发展与运动。标志的动态化设计具体表现为标志在不同的场合与媒介中不再以单一、静态的形态与色彩而固定存在,而是在相关理论原则的指导下,以相当的灵活性与机动性进行变化、发展的设计过程。
动态标志具有周期性、连续变化过程的标志形式,在静止标志的基础上增加了时间的维度,融入听觉、触觉、嗅觉等元素,甚至使其成为涵盖人类全部感官的综合性标志设计。动态商标是在普通静止商标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维度――时间态的商标。它展现的是―个过程,而不是―个静止的画面或形状。至于听觉商标、嗅觉商标,其表现形式只能是―个过程,因此也是动态商标的一种。
动态标志设计是非常丰富的视觉文化,它是跳脱于标志设计的二维平面的局限,利用电脑技术Flash等动画媒介工具,把声音和动作运动融入设计中,把传统的一幅图形转换成组帧,它使标志具有了故事性和时间性。在传统的标志设计中,静态标志仅靠固有的信息在一瞬间传达给受众,而动态标志设计可以将静态标志的图形当做结果,那么在动态标志设计的过程中就具有很强的可变性。
电脑技术在设计中的广泛应用,让传统的标志设计从一幅变化成多帧的动画形式,它赋予了动态标志讲故事的能力,也就是动态标志的情节性,如果说可变性是决定动态标识的广度的话,那么情节性就决定了动态标志的内容能否深化,主题能否升华,这是动态标志能否有效传递信息的关键,也是用来吸引和折服受众的重要手段。
动态标志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能更好地涵盖每一位受众对品牌形象的感受理解。由于传统的标志的设计是以平面的形式,无法顾及整个品牌的形象的属性特征,往往是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特点。动态标志的包容性,不单单是一个运动的图形,它是给人一种特定的品牌印象且深刻。动态标志设计的过程的每一个瞬间都可以独立成一个特定的标志符号,而且每一个瞬间都具有较强的识别性,包容性的动态标志更具有推动品牌信息的传播迅速与传播范围广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技术的快速革新,各种设计软件的出现,丰富了设计者的工具,也为设计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设计空间和想象。正是因为这样的前提,标志的动态设计形式可以体现在色彩、声音、形态和材料质感等设计元素的任意一项或几项随机的组合中。
传统标志设计中,因为要考虑到印刷效果,需要用固定颜色作为标准颜色,这使得标志色彩的运用有局限性。动态标志设计打破了固定颜色的限制,重新展现了一个绚烂多姿的色彩变化。现代媒体的多元化发展和分辨率的大幅提高扩大了色彩的选择范围,动态标志的色彩运用得到了有效扩展,并且有了渐变色、透明色等特色效果成为标志趋势中的新亮点,当然也有重复的色彩和跳动的色彩,这使得颜色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在给观众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加强了受众对色彩的深度记忆。
传统的标志以图形、文字等作为视觉符号而无法展示听觉元素,表现形式单一而影响品牌的传播效果,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动态标志的出现,听觉元素逐渐融入标志的设计中,典型案例当属大众熟知的美国好莱坞旗下米高梅电影公司标志,电影院中影片开头突然来了一只张大嘴巴的咆哮狮子,着实给观众吓了一跳,引起了观众对电影公司的注意,从而达到了标志的企业传播效果。美妙的声音是情感的抒发和营造氛围的有力武器,通过声音的传播容易将观众拉入到企业设置好的画面情境中,让企业文化与受众在情感上产生有一定共鸣,更好地塑造品牌的形象。另外,声音是画面的有效补充,给予画面更深层次的诠释,受众对标志有记忆上的延伸。
电脑技术的发展为动态标志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动态标志形态更趋多元化,突破传统标志形态的二维空间,通过光影效果和时间元素的置入,标志形态转向三维及四维空间的发展。一种动态标志形态是直线式叙述性图形,往往是以单个形态转变为多幅元素共同筑建新的标志图形,而图形则表现出时间发展的变化过程;另一种则是循环式变化形图形新利体育,通过动画形式表现,图形收尾巧妙结合为一个整体,可以是规律性变化也可以是无规律变化发展,通过形态的变化展现动态标志图形,使标志具有空间的延伸性和动感特征。
动态标志通过虚拟现实的方法,给虚拟标志附加材质让动态标志更真实。它让标志从平面世界里跳入三维立体空间中。如晶莹剔透的光泽,仿佛标志触手可及;轻盈的纸质材料,好像标志能随风飘荡,等等,这是现代技术和材质应用所带来的全新的特殊效果,这对受众具有很强烈的吸引力。如果在材质的质感的基础上添加其他元素则将会是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介、电视媒介、手机媒介和LED显示屏成为人们最重要的接触载体方式。多种媒体接收到大量的企业品牌信息及垃圾信息,企业如何在信息的海洋里让品牌形象脱颖而出已经是迫在眉睫上德问题了。普遍标志以二维平面的静态特征让它丧失了鲜活的生命力,不利于企业形象的识别和品牌传播效果。而动态标志以独特而多样化姿态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人产生无限遐想,更能与受众产生多种感官上的共鸣,从而有效传播企业信息。
正因为动态标志在传播中更具有优势,所以现今动态标志设计作品作为品牌形象传播的一种新手段新利体育,不再是以一个单独的图形独立承担企业品牌形象的传播任务,在VI系统应用中也使得标志形象不再是单一的标志图形,它包含了标志图形相关的辅助形及辅助色等。动态标志的设计为品牌形象的树立和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更立体、更具形象化的空间平台,让人们在认识标志的过程中,不再局限于对标志符号的单独认识,而是通过在标志定的色彩或色块,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层面的不同角度理解品牌形象标志,且传播的效率更快也更强,范围更广,涵义更深,这也可以说明动态标志所承载的内容信息不再是瞬间传达,而是和受众之间形成感官共鸣而产生交流沟通,以大量企业品牌信息、属性、特征等更有效地吸引用户,也更好地传播信息,这就意味着动态标志在未来发展是不可预计的,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新兴产业。
探索动态标志的设计的目的在于企业更好地适应当今各种新兴媒体发展的需要,以开拓和发散思维方式丰富标志设计的形态造型。随着时代的发展,追求时尚、张扬个性、享受自然成为现代人的心理需求。而动态标志的出现因其包含许多奇特的造型和动态效果,复杂而新奇的特点满足于人们的追求。所以在未来的标志设计中动态标志的设计将会更好地承载信息和传播信息,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1]黄凯,刘华玉,著.标志设计实务[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标志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视觉符号,具有象征性的图形设计,传达特定的集团、活动、事物、产品等的特定信息。标志设计涉及美学、广告学、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语意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设计分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如何使标志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显示出独特的个性,如何使标志更加准确、快速的传递信息成为标志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新利体育。目前,通过对该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标志设计呈现出了众多新趋势,动态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
信息时代标志设计动态化的表现首先在于,标志设计不再局限于在任何场合的运用都必须尽量保持其所有面貌,不能轻易改变所谓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实践中,设计师开始大胆尝试突破标志单一、静态、固定的外形与色彩,更加注重利用标志内部结构的韵律和动态平衡来表现视觉形象的本质,根据相应的视觉原理,赋予作品外在形态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使标志在视觉上产生极具趣味性的动态变化,显现出具有无穷生命力的视觉意象,并使蕴含于其中的深层含义在视觉的时空延展中得到准确、有效的识别。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标志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动态化的特征。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以“人-自然—技术:一个诞生中的世界”为主题,旨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与生态方面为未来有可能实施的应对方案提供全球性的展示和交流平台。在标志征集活动中,主办方要求标志必须充分反映主题,具有独特性,能与“Exp02000Harmover”的标题字样协调结合;标志造型必须简洁而不乏深意,除适用于印刷、网络之外,还必须适合动画制作。最终,大会选用了奎恩工作室设计的外观看似有机生物结构的作品。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是,该标志并没有固定的结构,其外形和色彩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而形成多达456种变化样式,展示给人们的是一种难以捕捉的,充满了灵气、未知和不确定性的动态延展的视觉效果。正如主设计师MichaelGds所阐释的那样:“它包含了促使其保持运动和活力的元素,一种永恒的能量。这也是21世纪发展对人类的要求:保持运动、思维灵活、勇于创新,运用智慧推动世界向前发展。”
又如,韩国一民美术馆的标志设计。设计师对“一民”的韩文辅音字母进行了几何化处理,并利用“田”字形的构图形式对其进行组合,标志的整体形象在稳定中富于变化。在标志的实际应用中,这种组合形式并不是始终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背景、媒介、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重新分解、组合。将上述标志设计案例聚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标志的识别性并没有因为造型的动态变化而受到影响或减损,恰恰相反,正因为设计师在创意过程中抓住了视觉形态的本质,才使得标志的不同组合、变化显现出相同或相近的视觉感受,从而强化了标志的识别性。实际上,这也正体现了格式塔的“变调性”理论,即“一个格式塔,即使在它的各构成成分(如大小、方向、位置等)均改变的情况下,格式塔仍然存在或不变”。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动态化标志的设计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对称、平衡、对比、统一、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法则,充分展现标志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内在特征。唯有这样,才能使标志在动态变化中准确地传达信息。
标志在视觉系统构架中通常占有绝对主导的作用。其他相关要素如标准字体、辅助图形等都是为了发挥标志的这种绝对中心地位而服务,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也因之而产生一种静态的、主次性的关系。本文作者认为,这种静态关系的维持虽然可以突出企业的主体视觉形象,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却限制了视觉设计各要素的能动性,弱化了视觉系统的创新性与可持续发展性,这实际上也造成了对视觉资源的一种浪费。令人欣慰的是,随着设计理论及实践的不断深入,在当代视觉设计中已经可以看到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逐渐显现出的动态化趋势。比如说,标志和辅助图形之间并不一定是主次关系,而有可能是一种互相补充、互为拓展的动态关系。美国奥睿律师事务所(OrrickHer-rington&Sutcliffe)的标志是一个绿色圆环状图形,辅助图形则是一系列与标志环状外形相似的圆形实物(如齿轮、唱片、纽扣等)。实际运用当中辅助图形在很大意义上拓展了标志的概念,通过对人们相似或相近联想和想像的引发,使标志形象突破了原有的环状外形,其意义也变得更为深远。
由此可见,在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关系的动态化趋势中,我们已经不能想当然地将标志界定为视觉设计的唯一中心,其他诸元素或元素组合也有可能取得与标志相同甚至超越标志本身意义的地位。当然,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的这种动态关系也并不是毫无标准可言,在标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们要在保持突出产品、企业、团体或是活动的整体视觉印象的前提下,合理调控各要素之间的互动作用,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视觉信息得到准确地传达。
从信息传达的角度看,标志设计的动态化符合受众的认知规律,符合新媒介发展要求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的总趋势,对于提高信息传达的效率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标志设计动态化符合人的视觉特点。视觉信息的传达包含生产、创造信息的一方,也包含接收信息的一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受众”。受众在图形信息传达中虽然处于非主动地位,但却对信息传达的最终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师在进行标志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受众阅读图形时视觉在生理、心理乃至审美层面的需求和规律,才能将预先设定的信息顺利、准确地传达给受众。
动态化的标志图形与静态化的标志图形相比更符合人的视觉特点。通常来说,人在其视域范围内观察事物时,往往会对他们所关注的事物产生与其他事物相比更为清晰的认识,对于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形象或是杂乱无序的对象都容易产生厌腻和感知疲劳。在现代社会纷繁的信息面前,人不是对图形所有的细节信息都能关注,而是会有选择地把重要信息安排在视觉焦点上,将注意力投向那些富于动感和变化或是与周围环境中其他普通可见物有着显著区别的形状和色彩上去。受众对新奇事物通常会有天生的好奇心,正如宋代画家郭熙所说:“人之耳目喜新厌故,天下之同情也”。
信息传播的起点从人们对信息载体的注意开始,没有对图形必要的关注就不能实现信息“消费”。动态化标志图形充满了奇形异构、空间纠错、梦幻矛盾的大胆创想,它以主动出击的视觉形式,为其成为视觉选择的重点提供了机会,从而增强了对观者视觉生理和心理的刺激程度,为在繁杂的图形信息海洋中实现快速传播创造了前提和条件。
其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介的广泛应用对标志设计提出了动态化的要求。自1981年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推出第一台个人计算机以来,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网络与数码技术的成熟更是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直接影响到受众的观念与行为。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各种数码编辑软件的出现为设计师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摄取、存储和编辑的方式。互联网、互动电视、数字手机等新兴的传播媒介,更是集合了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介的传播优点。它们利用多信息通道的优势,将文字、图画、影像、音响等信息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的文字媒介、声音媒介和视觉媒介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充分调动了人的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缩短了视觉传达的周期,增强了视觉传达的时效性,同时也为交互式的信息传达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互联网络上,受众可以通过单击某文本中加以标注的一些特殊的关键单词或图像,打开另一个文本,激活一段声音、一组图形或是播放一段视频动画。不同的信息阅读者可以在同一时空和网络媒体或者是相关的信息编码者进行交流,甚至交流的本身也可以成为网络媒体实时的信息的一部分。简而言之,以数字式信息符号传播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介及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全新的载体,为设计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表现手段,同时又对设计者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信息传播的视觉符号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标志设计,又称为LOGO设计,表明某种意义特征的记号、标记。它的表现手段是运用图形、文字构成具体可见的象征性视觉传达符号,代表着特定的事物和符号语境。标志通过精练简洁的视觉形象表达品牌的精神理念与文化内涵,并巧妙运用符号识别、联想等思维能力,向受众传达独特的品牌信息。在当代的设计语境下,标志反映着强烈的时代风格,以其视觉化、图形化的特性相比较文字语言能够更快速直接地表达品牌个性、传递品牌信息,加深消费者的品牌记忆。
标志是时代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设计产物,有着极为深刻的时代烙印。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时空环境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审美心理。在注意力经济盛行的当代,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消费观念的转变、审美能力的提高,无疑对标志塑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获得消费者的认同,标志在当今社会意识形态和新兴媒介传播下,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也逐渐趋于多元化,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标志设计作为品牌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把握住时代的流行脉搏,寻找新的设计思路,使作品更具有当代性,体现出标志设计的全新语境。
20世纪的标志风格在以“包豪斯设计”为首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影响下,标志设计形态以其简洁抽象的几何图形为主,强调造型上高度的理性和统一,但是过度的简约标志已经使得大众出现了视觉麻木和审美疲劳感。新媒体时代标志的时尚化语言,多元化的设计表现技法以及标志形态的个性构成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在标志设计发展中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这使得《标志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应固守20世纪的标志造型单一化、程式化的设计规律,而应该切实依循当代大众审美文化和技术的状况,结合当代标志多样的流行趋势特点来培养学生的标志设计能力。国内大部分《标志设计》课程教学的书籍中还停留在20世纪由于技术束缚所导致的相对滞后的设计观念,教学内容更倾向于对20世纪经典标志传统设计方法的借鉴和学习,标志的理论与方法基本上是对不同历史时期标志设计风格的研究以及标志造型形式的技法介绍,标志设计传统表现技法的教学内容远多于对标志设计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探索,结合当今时代背景的全新教学理念较少,导致《标志设计》课程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的结果。
《标志设计》课程教学应顺应标志设计多变的视觉流行趋势,来安排标志课程教学的重点,通过多种的教学思路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探索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
由于受到后现代艺术思潮和当今消费群体消费观念影响,当代的标志设计传达的信息语言更为丰富,标志设计所体现出的视觉感受不断向多元化视觉、情感化体验的方向发展变化。标志不但要有强烈的视觉识别性,还要具备人文情趣和独特创意。多元化的标志设计更能引起受众无限的联想,符合当今社会多群体受众的不同审美心理。《标志设计》课程中多元化的教学设计理念正是基于当代多元化的审美观念。《标志设计》课程教学要巧妙运用丰富的视觉解读语言,体现出多元的标志设计需求。在《标志设计》课程教学思路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意表现力,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正负形、共线共形、一形多义等多种构成形式,以少胜多的方法,充分地发挥出各种形态信息的优势,相辅相成,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通过多种视觉元素融合的设计方法,一方面简化标志造型的视觉形态,同时多元化的视觉语言创意独特新颖,巧妙又不突兀地把多种设计元素统一融合在一个图式之中,使元素之间互相衬托,形体特征之间互相补充和借用,使得标志设计具有强大的视觉感染力和吸引力。
传统《标志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路一直定位在二维上,一贯强调静态的标志形态展示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飞速发展以及社会审美诉求观念的发展和变化,平面化、程式化的《标志设计》课程教学思路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使《标志设计》课程教学中要进行创新思维观念的变化。标志设计的形态不再单一地以平面形态的视觉方式出现,立体化的标志形态应用也越来越多。立体化标志教学思路更加符合新时代视觉信息个性化的需求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课堂教学经验的固性思维,使标志设计的形态摆脱平面视觉的束缚,向更宽阔的视觉领域发展。标志的立体化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空间视觉感受,培养学生对标志进行综合性思维和多角度的设计,其营造出立体的视觉空间,便于观者对标志能够获得整体的、全面的认知与理解,在空间视觉感受上展现出一种新颖的视觉体验。
动态化标志是传统标志设计在新媒体下发展的一种新形态,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和数字媒介蓬勃发展而催生的产物。数字媒介的优势除了具备传统平面设计的静态文本和图片展示,以及交互式信息传播外,还有对动态展示的支持,解放了以往媒介由于先天条件的缺失对于标志形式的束缚,体现出新型视觉语言强大的视觉生命力。动态化标志的教学研究思路是标志设计类型中的横向延伸,通过对学生动态思维的分析和训练,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标志图形空间的理解。作为形象的核心识别部分的标志,在设计上,应充分考虑符合数字媒介传播的因素,可以充分利用单位形来设计一系列的动态变化效果,例如可以利用线的方向性、速度感、运动感、循环性对学生动态思维进行分析和训练新利体育,加深学生对标志图形空间的理解。标志的动态变化隐含着无穷的视觉新意象,比静态标志具有更好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标志设计》课程的动态化教学思路着重对学生动态思维意识的培养,极大地改变了《标志设计》课程曾经固守的传统标志的设计观念,为未来的标志设计开拓了一种创新思维的模式和探索精神,使标志设计呈现出了新的境界。
在当代的设计语境下,传统的《标志设计》课程教学思路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对标志设计人才的需求,《标志设计》课程应把教学思路的重点放在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用概念设计的思路去表现标志,在不断地进行尝试、探索、完善中理解标志的功能和形式美的规律,培养学生对于标志设计的学习能力和鉴赏能力。
[1]刘艳.标志图式发展趋势教学方法研究的新视野[J].设计,2015(04).
[2]丁艺.当代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J].大舞台,2014(06).
[3]姜雪琴.当代标志流行趋势与标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包装世界,2010(05).
信息时代标志设计动态化的表现首先在于,标志设计不再局限于在任何场合的运用都必须尽量保持其所有面貌,不能轻易改变所谓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实践中,设计师开始大胆尝试突破标志单一、静态、固定的外形与色彩,更加注重利用标志内部结构的韵律和动态平衡来表现视觉形象的本质,根据相应的视觉原理,赋予作品外在形态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使标志在视觉上产生极具趣味性的动态变化,显现出具有无穷生命力的视觉意象,并使蕴含于其中的深层含义在视觉的时空延展中得到准确、有效的识别。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标志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动态化的特征。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以“人-自然—技术:一个诞生中的世界”为主题,旨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与生态方面为未来有可能实施的应对方案提供全球性的展示和交流平台。在标志征集活动中,主办方要求标志必须充分反映主题,具有独特性,能与“Exp02000Harmover”的标题字样协调结合;标志造型必须简洁而不乏深意,除适用于印刷、网络之外,还必须适合动画制作。最终,大会选用了奎恩工作室设计的外观看似有机生物结构的作品。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是,该标志并没有固定的结构,其外形和色彩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而形成多达456种变化样式,展示给人们的是一种难以捕捉的,充满了灵气、未知和不确定性的动态延展的视觉效果。正如主设计师MichaelGds所阐释的那样:“它包含了促使其保持运动和活力的元素,一种永恒的能量。这也是21世纪发展对人类的要求:保持运动、思维灵活、勇于创新,运用智慧推动世界向前发展。”
又如,韩国一民美术馆的标志设计。设计师对“一民”的韩文辅音字母进行了几何化处理,并利用“田”字形的构图形式对其进行组合,标志的整体形象在稳定中富于变化。在标志的实际应用中,这种组合形式并不是始终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背景、媒介、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重新分解、组合。将上述标志设计案例聚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标志的识别性并没有因为造型的动态变化而受到影响或减损,恰恰相反,正因为设计师在创意过程中抓住了视觉形态的本质,才使得标志的不同组合、变化显现出相同或相近的视觉感受,从而强化了标志的识别性。实际上,这也正体现了格式塔的“变调性”理论,即“一个格式塔,即使在它的各构成成分(如大小、方向、位置等)均改变的情况下,格式塔仍然存在或不变”。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动态化标志的设计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对称、平衡、对比、统一、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法则,充分展现标志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内在特征。唯有这样,才能使标志在动态变化中准确地传达信息。
标志在视觉系统构架中通常占有绝对主导的作用。其他相关要素如标准字体、辅助图形等都是为了发挥标志的这种绝对中心地位而服务,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也因之而产生一种静态的、主次性的关系。本文作者认为,这种静态关系的维持虽然可以突出企业的主体视觉形象,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却限制了视觉设计各要素的能动性,弱化了视觉系统的创新性与可持续发展性,这实际上也造成了对视觉资源的一种浪费。令人欣慰的是,随着设计理论及实践的不断深入,在当代视觉设计中已经可以看到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逐渐显现出的动态化趋势。比如说,标志和辅助图形之间并不一定是主次关系,而有可能是一种互相补充、互为拓展的动态关系。美国奥睿律师事务所(OrrickHer-rington&Sutcliffe)的标志是一个绿色圆环状图形,辅助图形则是一系列与标志环状外形相似的圆形实物(如齿轮、唱片、纽扣等)。实际运用当中辅助图形在很大意义上拓展了标志的概念,通过对人们相似或相近联想和想像的引发,使标志形象突破了原有的环状外形,其意义也变得更为深远。
由此可见,在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关系的动态化趋势中,我们已经不能想当然地将标志界定为视觉设计的唯一中心,其他诸元素或元素组合也有可能取得与标志相同甚至超越标志本身意义的地位。当然,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的这种动态关系也并不是毫无标准可言,在标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们要在保持突出产品、企业、团体或是活动的整体视觉印象的前提下,合理调控各要素之间的互动作用,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视觉信息得到准确地传达。
从信息传达的角度看,标志设计的动态化符合受众的认知规律,符合新媒介发展要求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的总趋势,对于提高信息传达的效率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标志设计动态化符合人的视觉特点。视觉信息的传达包含生产、创造信息的一方,也包含接收信息的一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受众”。受众在图形信息传达中虽然处于非主动地位,但却对信息传达的最终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师在进行标志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受众阅读图形时视觉在生理、心理乃至审美层面的需求和规律,才能将预先设定的信息顺利、准确地传达给受众。
动态化的标志图形与静态化的标志图形相比更符合人的视觉特点。通常来说,人在其视域范围内观察事物时,往往会对他们所关注的事物产生与其他事物相比更为清晰的认识,对于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形象或是杂乱无序的对象都容易产生厌腻和感知疲劳。在现代社会纷繁的信息面前,人不是对图形所有的细节信息都能关注,而是会有选择地把重要信息安排在视觉焦点上,将注意力投向那些富于动感和变化或是与周围环境中其他普通可见物有着显著区别的形状和色彩上去。受众对新奇事物通常会有天生的好奇心,正如宋代画家郭熙所说:“人之耳目喜新厌故,天下之同情也”。
信息传播的起点从人们对信息载体的注意开始,没有对图形必要的关注就不能实现信息“消费”。动态化标志图形充满了奇形异构、空间纠错、梦幻矛盾的大胆创想,它以主动出击的视觉形式,为其成为视觉选择的重点提供了机会,从而增强了对观者视觉生理和心理的刺激程度,为在繁杂的图形信息海洋中实现快速传播创造了前提和条件。
其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介的广泛应用对标志设计提出了动态化的要求。自1981年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推出第一台个人计算机以来,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网络与数码技术的成熟更是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直接影响到受众的观念与行为。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各种数码编辑软件的出现为设计师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摄取、存储和编辑的方式。互联网、互动电视、数字手机等新兴的传播媒介,更是集合了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介的传播优点。它们利用多信息通道的优势,将文字、图画、影像、音响等信息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的文字媒介、声音媒介和视觉媒介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充分调动了人的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缩短了视觉传达的周期,增强了视觉传达的时效性,同时也为交互式的信息传达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互联网络上,受众可以通过单击某文本中加以标注的一些特殊的关键单词或图像,打开另一个文本,激活一段声音、一组图形或是播放一段视频动画。不同的信息阅读者可以在同一时空和网络媒体或者是相关的信息编码者进行交流,甚至交流的本身也可以成为网络媒体实时的信息的一部分。简而言之,以数字式信息符号传播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介及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全新的载体,为设计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表现手段,同时又对设计者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信息传播的视觉符号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基于新媒介的标志设计将多种媒介的传播效果如声音、文本、图形、色彩、视频、动画等融为一体,形成视觉、听觉甚至是触觉、嗅觉相结合,传达与接受相互作用的设计图像。由之形成的动态化特征是符合数字媒体传播发展需要的。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标志的设计中,WolffOlim公司将表示举办年份的“2012”通过变体形式成了标志的主体,“London”和奥运会五环标志被嵌在第一个“2”和“0”的图形之中。标志的色彩并不固定,而是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采用粉色、橙色、蓝色和绿色等不同的色彩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在会徽的仪式上,该标志长时间地被展现在一个手机屏幕上,之后主办方又通过视频动画的形式丰富了标志的含义。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新媒介对标志设计动态化的影响。动态化是整个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我们知道,视觉符号的产生存在于符号的编码与解码的过程中。发讯人通过编码将传播内容变成有意义的符号或是符号系统,而解码则是使用者将符号的感官刺激内化为意义的过程,视觉信息的传递和接收是在相互作用中完成的。社会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现代平面设计不能仅仅局限于二维平面空间,而要向更为广阔的三维空间甚至是四维空间延伸,并以动态化的视觉语言缩短信息编码与解码的间距,从而使视觉信息以更加快捷、有效的方式进行传递。
随着新媒体艺术的出现,信息设计变革成为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而信息设计领域也发生巨大变化,与传统静态设计理念逐渐分离,在设计的表现形式、设计媒介、设计手法等都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转变,从而以更高层次,满足人们日常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巨额需求。在转变的过程中,高效地利用科学新技术、新闻媒介传播等方式,这也是传统静态设计模式的提高和延伸的方法,积极迎合世界主流发展趋势,积极推动信息设计改革和社会持续发展。
20世纪的科学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与其军事应用成为技术改革的重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信息和知识的迅猛发展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日常生活的核心需求从而积极对同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可以满足人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要相关的信息认识、信息处理、信息创造及信息传播。然而在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中,世界人们迎来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时代,伴随着数字化信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使现代科学技术与信息设计的快速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条件,然而在新媒体艺术背景下主要以数字信息为主,以新媒体传播为辅的信息设计理念,成为迎合当代艺术发展主流、引领当代艺术发展趋势的重要标志。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艺术的高度发展,人们在追求情感的过程中,逐渐对视觉和审美的要求也不断提升,特别是动态标志已成为当今世界及国内信息发展的主流趋势,从而进一步加快信息设计与动态标志的深度融合,形成多元素、多维空间的设计标准。目前,动态标志已经从图像、图文等模糊性传统静态设计视角向人类五感转变,而信息设计者们在融合科学技术的设计理念中,添加人类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设计元素,从另一角度刺激人们提高对信息量的日常需求,并使其设计理念具备完善的识别系统,为人们带来清晰、易懂、易操作的信息技术。遵循动态标志设计理念的艺术规律,创造性地探求恰当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锤炼出精当的艺术语言,使所设计的动态标志具有高度的整体美感、获得最佳视觉效果。
在动态标志设计理念中,应对所设计信息的应用对象、应用形式等相关情况进行了解及掌握,而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显示动态标志的使用度,是否满足人们日常信息需求及其接受能力、审美意识,进而设计出新颖、独特、表意清晰的信息,遵循标志设计理念的艺术规律,创造性地探求恰当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配备精美的艺术语言,使所设计的标志具有高度的整体美感、获得最佳视觉效果。随着新媒体艺术的出现,信息设计变革成为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而信息设计领域也发生巨大变化,各种新媒介终端日趋新颖、时尚化,图标表现形式也日趋千姿百态、快速而多变地传递着各类信息。标志设计得以打破以前平面印刷的局限,从静态单一的视觉效果变为有质感、空间、互动等特效,有多变化的和不规则的视觉冲击效果,进而使动态标志信息对人们从视觉上的吸引,实现新媒体艺术下动态标志信息的层次感、动态感等多元素变化。
提到国内外的知名品牌,无不具有其独特的视觉形象。品牌标志设计作为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最重要的要素,其发展变化影响着品牌整体视觉传达的设计效果。随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的巨大变化。
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媒体迅猛发展,这都影响着品牌标志设计的造型结构、色彩表现、形式语言,以及理念的表达等方面。
第一,文化类品牌标志设计形态上偏向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图形或具有中国典型意义的物体形态的演变,运用中国书法写意的手法等,使得文化类品牌标志设计整体形成中国文化风格。比如,中国申奥标志设计就是采用中国书法的手法,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武术――太极的武术姿势进行演变,得到了这个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优秀的图形符号。
第二,科技类品牌标志强调简洁,由于国内消费者普遍认同国外的科技水平更高,因此科技类品牌标志其形态上趋于西化,多喜欢采用代表地球的圆形,以及象征经纬线的线条或直接英文字母的变形。比如,中国知名品牌TCL、海信等品牌标志就直接对英文字母进行了设计,简单、通用性强。
第三,房地产类品牌标志的形态多种多样,总体来说趋于多样化化发展,既有简易化形态的字体标志设计,又有立方体抽象建筑化形态设计,有浪漫的纹样装饰图腾的设计,还有中国式山水写意的设计等等。比如,山水名苑就运用的是中国山水写意的标志形态。
第四,生物医疗或医院类品牌标志的形态大多喜好采用给人科技感、安全感形态的图形。此类品牌标志设计中采用圆形、十字形、正方形、叶形的形态居多。比如,中国红十字会标志设计就是采用正形为四片叶形,负形为十字形。
第五,食品类品牌标志设计形态趋于复杂化,此类品牌标志设计多采用人物头像、卡通图像、字体变化等图形,使得食品类标志设计更加生动形象,具有亲和感,拉进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比如,国内知名品牌――王致和腐乳的品牌标志就是采用的人物头像,而康师傅品牌标志采用的是卡通形象。
第六,服装类品牌标志设计区域两种,一类喜好采用人物、动物、植物形态;一类直接采用字体设计。比如,国内知名男士服装品牌七匹狼男装,以及报喜鸟服装都是采用的与品牌名称相对应的动物的形态,而李宁运动品牌标志是对英文字母“L”进行演变,如同飞扬的红旗或燃烧的火炬飘扬在中国大地上空。
国内品牌标志设计的色彩上也开始逐渐摆脱原来的纯色填色的固定模式,开始在色彩上大胆使用更丰富的材质或具有光泽的渐变色彩,使得国内品牌标志设计的表现形式更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而且国内品牌标志的色彩也根据不同的行业形成各自的着色特点。比如,生物医药类品牌标志偏好绿色与蓝色,科技类品牌标志偏好深蓝色与灰色,化妆品类品牌标志偏好粉色、嫩绿色、浅蓝色,食品类品牌标志偏好红色与黑色等。
首先,从图形美观的阶段走向体现品牌文化内涵的阶段。从最初对品牌视觉形象图形美观的的绝对信奉,导致了品牌视觉形象图形符号泛滥,其设计严重脱离了品牌产品的特质,大量具有相似形态的图形符号充斥着消费者的眼球,同时也导致了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工艺应用越来越趋于复杂化、高价位化,使得品牌产品的价格严重上扬,加大了企业的成本。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内涵。国内海尔品牌文化如同一股清泉流入品牌视觉形象市场,海尔品牌文化的成功,带领着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从单一的图形美观走向体现文化内涵的阶段。
其次,从销售品牌产品而强化形象的作用走向推销品牌理念作用的阶段。品牌标志设计已经不再是原来单纯区分品牌产品的作用,其被动的地位逐步上升位主动的地位,它向人们推销着其所代表的品牌的理念与观念,与消费者在情感上达成一种共鸣。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是一个系统的设计。除了品牌标志的变化之外,品牌视觉应用要素设计冲破了某些束缚,变得更大胆、更加前卫,更能掠夺消费者的视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虽然中国现代品牌形象设计市场依旧存在着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散乱化的现象,但是相对于以往,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改观,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已经朝着标准化的趋势迈进。国内绝大部分知名品牌都己经形成比较系统、完善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其设计标准趋于标准化、精准化,在其应用范围、材质上考虑得更加全面细致。例如,中国网通这一知名品牌,其品牌视觉应用形象对品牌标志应用就采用了标准化的规定,规定了其最小尺寸,以及不可入侵的区域等细致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使得品牌视觉应用形象也从原来的死板化走向人性化设计。除了标志摆脱了原有的死板的简约造型外,品牌视觉基础应用部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辅助图形的形式也更加时尚、多样化,使得品牌视觉形象应用系统更加艺术性,更具表现力。科学技术上的进步成果也被大量地引入到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运用中,新奇的裁剪样式、印刷工艺上的先进成果都大大地改善了现代中国品牌视觉形象的应用,更趋于生动化、人性化。
标志从远古的图腾符号发展到今天成为视觉识别系统的核心要素,逐渐拥有了成熟的设计体系和多样化的设计风格,它用方寸之间的图形和文字语言不断传达着来自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各方面的信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地位非常之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互联网科技的进步,数字媒体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应用,无论是信息的传播方式还是阅读方式都面对着巨大的挑战,标志设计也在经历着一场渐进的变革,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中标志的多形态设计就是一种典型的发展方向,在注重人性化和系统化的设计理念下打破传统的标志设计方法,探索更多视觉传达的解决方案,我们称这一类标志为“多形态标志”。
多形态标志,顾名思义就是具有多种形态的标志设计样式,它通过一系列的视觉符号来进行视觉的识别和信息的传达。目前,不断涌现的多形态标志备受关注,如谷歌和百度搜索引擎的标志,都会随着不同的季节、节日或者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不断更换标志形态,多形态的标志设计不仅没有削弱它们标志的识别性,反而以其系列性和趣味性令人们赞不绝口。多形态标志打破了传统标志的设计思维,作为当下出现的一种新的设计趋势,具有传统标志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延展性、适应性和灵活性,不但丰富了标志设计形式,也为受众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觉感受。
标志设计经历了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变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主义时期的标志设计尽管以其高度的几何化和功能性在标志设计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也表明了这种理性化、非人格化的设计风格的局限性。设计理论家约翰・萨卡拉曾经指出现代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所遭遇的问题,那就是用同样的设计方式和方法应对不同的设计要求,因而忽视了个人的心理需求和审美价值,引起了广泛的不满。大众对于设计的要求已经不是仅仅停留在其功能的层面上,而是对其尊重和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和精神追求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因此人性化的设计理念逐渐成为21世纪设计的主题,多形态的标志设计方法就是传统标志设计在人性化理念下不断探索的结果。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在竞选中应用的多形态标志及完整的VI系统,独具特色(图1)。竞选标志是一个太阳在美国国旗的红色条纹中冉冉升起的图案,在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族群和持不同政见的选民们,标志都经过了相应的特别的订制,形成了一系列多形态的标志。比如在面对环保主义者时,标志被设计成黄色日光下的绿色田野;在面对孩子时,标志又变成了轻松的涂鸦样式等等。最后,奥巴马竞选总统VI以一系列不同的标志形态和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取得了社会各种年龄段、各种族群和各种类型选民的一致好感和认同,为竞选的成功打下了广泛、坚实的基础。
系统化设计的创意、管理应注重整体的关系,如果只关注单一项目的设计是不能使系统识别达到完善的。系统化设计理念包含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严格的统一性,倾向于这种方式的人认为这样做可以使系统中各个细小部分合力塑造强大完整的统一视觉形象,这也是现代大多数企业建立规范的视觉形象系统所遵循的首要原则;另一方面则是追求在系统的构成中进行更多的创意与变化以适应新时代的审美要求。多形态标志就是在系统化理念与方法指导下,在设计方法与视觉形态上表现出系统的多样性存在,将系统的共性与子系统的个性充分结合,用丰富的设计样式和灵活的设计方法体现了新时代标志设计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对构成标志的元素进行拆分或者重组而形成各个不同形态的标志设计方法。拆分式的标志比较适合具有从属关系的组织,子公司的标志为总公司标志的一个元素或者一个局部,视觉上就已经体现了组织机构的关系设置。如俄罗斯铝产业的领先制造商ALUTECH集团的标志(图2),拆分式的标志设计强调了该品牌旗帜下的四个不同领域的产品;重组式的设计方法则是标志构成元素不变而组合方式为适应不同场合、版式灵活多变。如深圳城市促进会的标志,它是由四个基本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经设计而成,灵感来源于积木和公章,变化多样的组合方式体现了该机构为设计而存在、为设计而服务的宗旨。
风格整合式的多形态标志在个体的设计元素上差异较大,注重整体视觉能量的守恒和视觉风格的统一。如柬埔寨国家旅游形象标志设计(图3),将多处旅游景点融入到标志之中,图形多样但视觉氛围统一,不但充分体现了柬埔寨的国家风格,而且对各个景点的不同特色又起到了强调和突出的作用。
局部差异的设计方法是基于统一的形态下,对标志的局部进行一系列的差异化设计。标志整体视觉上的共性与局部设计上的个性相统一,有较强的识别性和适应性。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晨间新闻和脱口秀节目《今天》(Today)的标志是由3个半圆组成日出的形象(图4),它会随着不同资讯版块的报道而变化,整体标志风格统一,子版块的设计又各具特色。
注重设计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和参与度,不但是时展的需要,也是设计更好的为人服务的必要条件,标志设计亦然。互动参与式的多形态标志设计方法,就是使人参与到设计之中来,个体之间的差异化最终造就标志形态的千差万别。这一类标志的设计较为有趣和新颖,常为一些创意性机构的自身品牌发展所亲睐,以英格兰北部的道德公关公司Koan为例(图5),设计师亚当・里克斯为该公司设计了一款具有很强开放性的标志,公司的所有员工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喜好在标志上画出自己的想法,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形象并印在各自的名片上,标志最终呈现出一系列个性化的形态。
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为标志设计带来了技术实现上的更多可能性,随机生成的设计方法就是借助数字媒体的新技术来完成的。如博洛尼亚城市的标志形象设计(图6),设计师以26个英文字母为元素,赋予它们各自不同的几何图案,代表着博洛尼亚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风景、建筑等。当通过一个词组进行组合时,就会诞生一个丰富多彩的抽象图案叠加的标志符号,用一种全新的时代语言诠释这座历史文化古城,并且每一个博洛尼亚人都可以通过专门的城市标志生成的平台,来制作自己专属的名片标志。
图像置入式的多形态标志设计方法就是将各种不同的图像背景置入到统一的标志母体造型中,以取得丰富多变的视觉效果。这种方法对于信息的传达显得更加直观和灵活,同时也增强了标志的适应性和延展性,使用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和时间来变化填充的图片以适应各种需要。如丹麦皇家图书情报学院的标志设计(图7),标志母体是按照斐波那契数列的特性构成为一个回旋的造型,可以自由置入各种艺术、科学和数学的图像,灵活的标志形象运用呼应了该学院“我们创建连接”的品牌核心理念。
色彩多变式的多形态标志是单纯的从标志“标准色”的角度来讲,它是将统一的标志原型结合不同的色彩组合设计而成,不同的色彩能够代表不同的品牌个性,体现不同的情绪、季节、偏好、方向甚至是民族和国家,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和更精彩的视觉体验,同时也能够更全方位的体现企业或品牌的文化特质。世界著名设计师原研哉为花样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全新品牌形象充分的展现了色彩多变的多形态标志设计的魅力(图8),他用每组三种不同的色彩渐变对花样年集团旗下的多元化的各项事业进行了标志设计,体现了花样年极具活力和创意的企业特色。
多形态标志是标志在不断的适应时代进步、受众需求和市场发展过程中自我完善的结果,是标志设计理念的更新和设计方法的拓展,它改变了我们曾经固守的传统标志的设计观念,为未来的标志设计指引了一种创新思维的模式和探索精神,成为标志设计发展的重要趋势。
[1] 张建设.基于系统思维理念的现代数字化标志设计发展趋势研究[J].艺术教育,2013.(8).
[3] (英)约翰・斯通斯.非常规标志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理念识别,是企业形象最为核心的部分,被称为“企业的心”。自包豪斯“现代主义”产生以来,企业形象的标志设计一直处在理性、简约、保守、单一的模式里,缺乏延展性、开放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对冷漠的现代主义设计提出质疑,设计师希望能创造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当下的企业形象。对于现代企业形象标志的设计,笔者认为应该选准切入点,牢牢把握两个发展趋势:
一是标志的数字化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码技术中独特的数字设计语言使得标志的形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来,国际知名企业在自我宣传和推广时,都使用动态的标志延展,这种数字化的标志设计以独有函数构成,根据具体的传播媒介其本身形态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它的内部结构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依然具备很强的识别性。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标志的诞生,在设计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它被称为“会呼吸的标志”,能根据不同的场合,其色彩和形态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据设计者自己表述,现代事物瞬息万变,设计师很难用具体的图形去表现越来越抽象的事物,只能以不断变化、流动的形态去表现,并且这种形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
二是标志的局部性、开放性的发展趋势。当代的标志设计从其形式上而言,造型往往集合了多种元素,追求稳定和完整,在内涵上也往往追求形的多义性。这种形态的标志不仅削弱了标志本身形态的视觉冲击力,并且在信息传达方面也由于元素过多而不能很好地传达企业最为核心的理念。现代的新媒体技术环境下,企业越来越追求元素单一但结构变幻无穷的标志设计,例如汉诺威世博会的鹿特丹文化节标志,便是一系列方点的构成。单纯的点的构成相继出现,忽隐忽现,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由于标志形式本身的强大,使整个城市文化节给观众留下了强烈而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新媒体逐渐占主导地位现代环境下,我们必须要考虑到标志的延展性新利体育、应用性和开放性。
企业品牌形象的传播离不开具体的媒介和载体。企业品牌标志和辅助系统确定以后,通过相应的传播媒介将品牌理念传达给消费者。在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传统的传播媒介包括办公用品类传播媒介、交通工具类传播媒介、包装用品类传播媒介以及广告媒体、企业员工服饰传播等。随着新媒体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企业品牌形象的传播形式、传播材料出现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信息媒介的介入,与传统的纸质媒介、广播媒体以及电视媒体相比,体现了更高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效率。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品牌形象的表现力大为增强,由静态的表现形式走向动态的表现形式,融入声音、触摸等多种媒体技术,使信息传播范围和速度产生了革命性的发展,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选用的一系列动态媒介,所传达的那种无以言表的震撼力便是一个典型案例。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以信息为主导的文明社会,数字化是当代社会发展不可逆的主导趋势,它们引发了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不断地交叉和融合。视觉设计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发生了新的结合方式。人们与环境之间的界面不再是生硬的墙壁和钢铁,取而代之的是能与人发生交互的新媒界面。
二是新材料新工艺表现的革新。在品牌形象设计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内部环境、外部景观设计以及各种展示设施在新材料的推动和促进下,其形式出现了丰富而又多元的变化。设计师在应用新材料的同时,必须还与产品设计、空间设计、媒体设计的设计师进行合作,彻底解放自身固有的设计思路进行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创作前所未有的传播形式和视觉体验。
由于城市园林对社会经济的显著推动作用,使得园林规划在这近10年的时间中取得了最为瞩目的成就。许多城市在实践中已结合各城市特色进行了绿地系统的研究探讨城市园林标志系统设计,而园林绿地的景观作用于游客,也是园林建设的重要部分。文章对城市园林绿地景观实施规划进行讨论与分析,并对其在规范化设计中应着重考虑的设计原则、主要设计要素以及材料的选择进行探讨。
园林标志系统的设计是为了能引导和规范园林里游客的行为, 使园林中的游客游览井然有序, 是园林建设过程中不应忽视的部分,属于视觉传达设计的范畴。它的功能特性决定了区别于一般的商业标志设计,应该既具有公共环境标志的共性, 又和园林环境特点相协调。
我国的城市园林绿色一般指的是城市中以绿地为主的各级公园、 小游园、 庭园、 专用绿地、 生产防护绿地、 风景绿地、 居住区绿地、 交通绿地、 道路绿地、 街头绿地。绿地作为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的元素,是城市中唯一接近于自然的生态系统,它对维护居民的身心健康和保障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绿地系统不仅具有净化空气、 调节温度、 减弱噪音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放射形污染、 美化功能、 游憩功能等各种生态环境功能。此外,城市绿地还有涵养水源、 防风沙、 吸附尘土、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指在园林的规划和设汁的过程中进行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文脉的营构建立具有历史痕迹和文化精神的理念,形成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景观设计者也要保持着清晰的思路,对所处的环境和地方文化要有深刻独到的理解并将其融人设计。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创建良好的居住环境是塑造一个城市形象的根本要求。 应将人、 自然与城市和谐统一的思想理念深刻贯穿于整个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之中,把自然引入城市,使城市更趋于自然,回归自然。
合理的运用美学原理,把美和艺术的基本规律实施于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之中,既是 “以人为本” 思想延伸,也是城市园林的必然要求和基本原则。
(5 )综合规划特色理念。 要综合考虑生态学因素、 人的行为因素、 美学因素、 文化艺术因素,并协调合理地搭配,体现自身特色。
(1 )根据具体设计要求,结合抗震、 人防、 疏散等防灾工程进行综合设计。
(2 )创造各种功能相结合、 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交流、 休憩、 散步、 活动等求的绿地景观,使其成为充满绿意和活力的娱乐场所。
(3 )结合当地生态环境进行规划设计,促进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 平稳均衡的发展
城市园林本身是一个集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公共场所,为游人营造一种轻松的、情趣的、安全的心理感受是建设城市园林景观的主要目的。
区域引导类标志的主体是园林整体的平面图,例如公园,主要是将道路、绿地、景观、场所标注出来便于游人在进入公园前对整个公园环境的特征有所了解。这主要包括平面图示、导游图等。
指示导向类标志主要是指对园林内的大小景点和各种场所的方位进行标示的标志。其方位标示是从游客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设计的。由于游客的流动性比较大,因此此类标志具有多变性,一般与其他的标志结合,组成一个综合的方向标来达到其指示的目的。此类标志功能性强,是园林标志的主体。
解说类标志主要是对园林中的景点、名胜古迹、动植物科普文化等阐述类的标志。此类标志与文化展示标志设计有共性,涉及面广,主要可以分为景点标志(相关背景)、遗址标志(有关的历史、文化和人物)、动植物科普标注、景观设计说明和观赏方法介绍、鼓励游客参与的互动设计等。此类标志的设计对引起游客的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
管理类标志是指园林部门为维护园林环境、服务游客,对游人起到规范、劝阻、预防、教育等功能的标志。此类标志主要包括各种禁示和文明宣传告示标志、园林办公室、安全部门的联系方式等,一个好的管理标志是公园文化品位的有力提升。
园林标志是公共环境标志系统的一部分,在设计上应着重处理好功能设计和审美设计的关系,进行设计时要从整个园林环境出发,找出基本的设计元素,与辅助设计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园林标志系统。
功能性是园林标志设计中首要遵循的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园林标志的主要功能为信息导向,即向游客传达信息,引导方向,起到信息的传播,引导游客到达目的地的基本作用。
环境的多变性使得园林标志的造型可以丰富多样,而多样的造型也可以使游客产生视觉兴奋点,在获得信息的同时,感受环境的文化氛围,对环境留下美好的印象。
标志要与其周围环境一起在视觉效果上营造一种和谐、协调的气氛,使标志融入到环境中去,而不是孤立存在。
我国现代城市建设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国家把城市化列入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全社会都不约而同地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城市园林系统是城市地区人居环境中维系生态平衡自然空间和满足居民休闲生活需要游憩地的场所,也是有较多人工活动参与培育经营、有社会、 经济、 环境效益各类城市园林的集合。 城市园林系统与人居环境的建设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为了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必须同步进行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园林景观的规范化与特色化、个性化的突出同样地重要, 相互关联、相得益彰。运用科学的设计原则、规范的设计方法,再加上设计师非凡的创意来进行设计,选择很好的材料载体,这样才能设计出功能齐备、完整规范,又具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系统。
“人性化”是后现代主义设计中一个永恒主题,是现代标志设计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内容。与过去相比,现代人越来越不满于单调的、理性的标志作品,对现代主义设计采用同一方式方法对待标志设计问题是存有芥蒂的,因为这种设计忽略了个人的情感诉求和审美价值。追求时尚与情感愉悦,释放人性与享受自然是现代人一种强烈的情感诉求,在标志设计中融入生活,丰富标志作品的人情味、趣味性和娱乐性恰好能够满足现代人的这种诉求,使其感到亲切。与此同时,这样也能丰富作品的文化内涵,让受众在极为有限的方寸之间的自由畅想,密切了标志作品与受众之间的交流沟通。所以,现代标志设计应充分考虑现代人心理和情感上的诉求,注重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融入,打破现代主义设计冷漠、理性的规范定式,强调人性化设计的表达,使标志设计不仅具有创达信息的作用,更富有高品质内涵和情感元素。
人性化设计是现代标志设计发展趋势之一,这是一种以受众的心理、情感、生理及思维方式等,在保证设计原有基本功能和性能基础上,对设计作品进行优化,使受众看的时候方便、轻松、愉悦,充满了人文关怀。进入后现代主义设计时代后,现代社会对标志设计的人性化需求更加强烈,对采用现代主义设计方式创造出来的标志作品不太喜欢,甚至产生了厌烦情绪。对此,设计师应对标志进行人性化设计,尊重个人喜好,尝试将生活元素融入设计之中,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和诉求的标志作品。怎样才能设计出这样的标志作品呢?从主题、造型和用色三方面入手。
第一,主题。在标志设计中,设计主题是设计的感觉方向。就好比作为题目一样,只是标志设计主题通过造型和用色来表现。设计师进行标识设计时要向了解标志的用途是什么?运用在哪个领域?全面掌握相关才信息后再确定设计主题,设计出来的标志才能符合客户要求。比如,企业logo标志要体现出企业文化内涵和经营理念,整体效果应是庄重的、富有内涵的;一款运动产品的标志,应该具有健康、运动的表现效果,能体现出运动的魅力和吸引力;一道美食的标志,应富有诱人的绚丽色彩,为受众营造一种迫切需求的欲望。而这些认知都来自于对生活的认知,设计师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这些。所以,在高校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灵感,并将其成功嫁接到作业作品中,这是利于学生创作的。
第二,造型。造型是重要的象征符号,设计主题必须通过一定造型才能得以明确化、具体化。同一主题的标志设计的造型表现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设计师选择了哪一种有着较大的偶然性,因为与设计师的创意灵感密切相关。对设计师而言,从生活中汲取养分,获取灵感是常有的事情,可是将这种灵感转化为具体的造型语言是较难的,这就要求设计师掌握完整而有效的嫁接方法。嫁接方法有完整嫁接法、组合嫁接法。完整嫁接法就是直接将可利用的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形态套用在标志设计中,如北京奥运会的“京”字标志,就是融入了人跑步时的形态特征。组合嫁接法就是将生活中多种形态语言以组合形式嫁接在标志设计中,如拯救动物标志将狗和猫两种动物形态融合在了一起。小狗、小猫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受欢迎的小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将它们的形态嫁接在拯救动物标志中,激发了人们对动物的强烈保护欲,真正传达了拯救动物标志的意义。具体到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生活素材引入课堂,向学生展示生活与设计之间的联系,开拓学生思维,把学生从条条框框的图形中跳脱出来,用发散的思维看设计。除了对生活中具体形态语言的应用,标志造型中对“意”也有着广泛应用。音乐、书画、表演艺术等都可以用于现代标志设计,利用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标志充满设计之美。特别是书画本身的线条、墨韵带有强烈的抽象美,倘若应用于标志设计中,能表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利于表达特定的设计理念。
第三,用色。色彩在现代标志设计中有着重要作用,能渲染气氛,通过强烈的色彩关系吸引视觉,强化对人的感性的诱导作用。作为标志设计两种表现手段之一,色彩必须依附于造型存在,才能具有具体的意义。当色彩和造型完美融合在一起,便具有了强大表现特征和感彩,从而对受众产生一定诱导,教学中要突出强调这一点。用色是现代标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从人的生理角度看,人们对色彩的情感体验首先来自对色彩外观的体验,其次是之于色彩产生的联想,最后才是色彩本身蕴含的象征意义。基于这一点考虑,标志设计的用色要特别注重对色彩色调、亮度、饱和度的把控,尽量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当然,不少设计师提出要突破色彩的束缚,不必拘泥于传统用色规则,将黑色、灰色用于标志设计。其实无论怎样进行用色,色彩色调所营造出来的效果都必须符合要表达的内容,这样才能赋予色彩一定意蕴。教学在教学中不要随意否定学生设计,即使学生在用色上违反了一般规则,也应该报以鼓励态度,因为这会而是学生的“创意”思维。除了单用某一颜色外,可以进行叠加利用,营建相互透叠的视觉效应,给人以丰富多姿的色彩表现。总之,在具体的标志实践中要用于创造,敢于突破传统,发现不一样的色彩表象方式,利用形式多样的色彩表现设计出色彩优美的标志作品。